NLP 的發展歷史



要去評論一個還在發展中的領域,始終是困難的。讀者是否發現,上述 NLP 的觀點與技術,頗有一些別個學派的影子在裡面?究竟 NLP 是一套拼湊模仿而來的技術手冊,還是一個自成一家的理論?



我們來進入它的歷史脈絡。以下我引用莊岳霖(民 91 )整理文獻後,將 NLP 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的一些整理:



一、草創時期



七0年代早期,加州大學聖塔克魯斯 (Santa Cruz) 分校資訊數學系的學生 Richard Bandler 和當時任教於加州大學的語言學副教授 John Grinder 。從一些極為卓越的治療師如:家族治療的 Virginia Satir 、完形治療的 Fritz Perls ,及催眠治療的 Milton H. Erickson 等人身上模仿學習。這些成功治療師的治療模式中,都有一些非常具體、且可傳遞的方法與技巧 (Bandler & Grinder,1975) 。



他們的研究成果最早發表在兩部作品。第一部作品 The Sturcture of MagicVols. Ⅰ & Ⅱ (1975 & 1976) ,它主要整理了 Perls 和 Satir 在治療中的語言和行為模式。而第二部作品 Patterns of the Hypnotic Techniques of Milton H. Erickson,M.D. Vols. Ⅰ & Ⅱ (1975 & 1977) 則是呈現了 Milton Erickson 在催眠治療時的語言和行為模式。



因為這些傑出的治療者有著卓越的人際溝通與介入改變的能力。所以 NLP 一開始即被視為是一個模仿卓越的學科,也是探討人類溝通和改變的學科。 (Gregory Bateson 為他們這第一本 NLP 的書寫序時,提到他們的工作是:開創描 繪人類互動的理論基礎。)



NLP 創立的初期並沒有企圖想要成為一個學派,正如 Bandler 和 Grinder(1975) 在書中所說:『我們在這裡所呈現的並不是一個新的治療學派,而 是一套明確的工具 / 技巧,明確地呈現出各種治療中的內涵。』



事實上,這時期他們所寫的書籍也大多是操作手冊式的陳述,字裡行間穿插著符號、公式與流程(別忘了這兩個人一個是搞數學寫程式的,另一個則探討語法結構)。也因此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描繪與建構理論模型。 Sid(1996) 認為 NLP 初始並不建基在理論上,而是在一個創造模式的過程。 NLP 的本源是對於卓越溝通的模仿,一開始就是個開放的、發現的架構。



二、奠定基石



而 NLP 卻有了它自己的生命,不斷成長與演化。雖然 Bandler 和 Grinder 本來並沒有以創立學派自居,一直到 1979 年出版 Frogs into Princes (中譯『青蛙變王子』。世茂出版社)時,有了轉變。這本書中提到他們對於人類經驗的結構之興趣,以及有系統的研究以建立「形成任何行為的完整策略」,也就是顯露了要構建人類行為模式的強力企圖。



到 1980 年他們兩人與 Robert Dilts 和 Judith Delozier 共同出版了 Neuro-Linguistic Programming:Volume Ⅰ . The Study of the Sturcture ofSubjective Experience. 這本書的出版,被視為是 NLP 歷史中的重要里程碑。這本書不只標出 NLP 這個名號,也指明它所探究的,是『主觀經驗的結構』。



在這本書中, NLP 不再只被視為是一套工具,而是一個獨立的學派,在提供描繪與修正主觀經驗的方法 (Oakley,1996). 此書裡頭花了不少篇幅說明了許多 NLP 的基本概念,他們並且特地清楚地將 NLP 界定為一種模式,並刻意與『理論』的字眼作區隔,並提到寫這本書的主要用意是,『創造一個新的詞彙、一個新的語法 與一種對世界的新思維。」



可以看到,在這階段,原始發展者對於建構 NLP 的概念更明確了:『 NLP 不是一系列的技術而已,它是一種方法論。比如說,重新架構 (reframing) 並不是 NLP ,重新架構是 NLP 的副產品。 NLP 是在建構各種模式, .....NLP 是專注在實驗與練習的方法論,是探求發現的方式,而具體的技術就會在此產生。』 (Bandler,1988,An Insider's Guide to Sub-Modalities)



三、多元發展



Grinder 和 Bandler 初期有一個核心團隊共同合作來發展模式與技術,其成員包括他們的同事與學生。後來這群人分道揚鑣,分別建立了所屬的訓練中心,並且各自發展不同議題領域的創新模式,更增添 NLP 多元的色彩,並讓外界在此後對 NLP 有了「涵蓋領域很廣、技巧繁複多元」的印象。而只要有關人類的心智經驗、溝通與行為模式的領域,幾乎都有 NLP 涉足。像是健康(免疫與過敏、視力矯正)、銷售組織管理、談判溝通、教育與訓練、激勵與學習、諮商與心理治療等。



這個階段值得一提的是, Robert Dilts 和 Judith Delozier 在 2000 年出版了費時四年所完成的厚達一千六百餘頁的的 NLP 百科全書。這部百科盡可能地涵蓋了(並企圖整合) NLP 的最新發展的內容、相關的背景和歷史資訊、概念及工具等。雖然編著者說他們只是提出了他們對 NLP 的主觀觀點,但也將此百科視為一個起點。相較於 1980 年 NLP 被界定為一種模式,此刻他們更擴充了 NLP 的意涵,認為 NLP 是一種認識論,或完整的知識系統,而不只是無關聯的的技術、模式與特性的集合。(他們也認為這部百科全書的推出,讓 NLP 更真實地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學門。)



目前世界各地有超過 250 個以上的 NLP 機構,提供相關的訓練課程。估計已經培育出百萬計的專業執行師 (Practionere) 。出版方面,有超過兩百本的書籍在探討 NLP 的相關技術,且每個月都有新的書出來。也有至少三份 NLP 的專業期刊定期出版。在台灣,也有幾個機構和國內外講師在推廣訓練。







學術研究上的爭議



NLP 的創始人 Bandler 和 Grinder 對實證研究的態度並不積極,這與他們對 NLP 的基本假設『地圖不是實地』、『有用比真實重要』有關。而另外,早期 NLP 的發展者也較致力於發現新模式。(如同上述在創始階段, Bandler 和 Grinder 說他們在提出一套明確的工具而非呈現一個新的治療門派。)



但 NLP 引起的風潮確實也引發了研究者的注意,例如自 1977 年至 1995 年,關於 NLP 的論文就累積了 180 篇(可以到此處查閱 http://www.nlp.de.research/ )。而最早對 NLP 研究成果有興趣的是 Sharpley ,他在 1984 年檢驗了十五篇 NLP 研究,得到的結論是對 NLP 有著高度的質疑(有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均未達顯著效果)。



當然反駁的聲音也隨之而起, Einspruch & Forman(1985) 認為 Sharpley 沒有考慮到一些研究方法上的錯誤。他們檢驗了 39 篇 NLP 的實證研究,發現了六項設計與方法上的錯誤(缺乏對模式的瞭解與情境的控制;對 NLP 的治療取向不熟悉;不熟悉 NLP 語言溝通的後設模式;沒有考慮到刺激與反應連結的角色;訪問者訓練不足與親和感定義不清;邏輯上的錯誤)。論戰就此開始, 1987 年 Sharpley 捲土再來,提出了更強有力的證據……。大抵來說, NLP 在研究上的爭議是這樣的:質疑者認為大部分的 NLP 研究結果並不支持其基本假說,在應用的治療成效上也很少通過驗證。而維護 NLP 者則提出在研究上的限制,以及許多 NLP 有效的例證。



不過整體累積下來,就研究數據而言,從 NLP 相關的研究來看,普遍地未能通過研究法的檢證。(這或許也是它始終無法為學界接受的原因?)(筆者按,事實上,有的評論者直接把它歸類在江湖心理學、譁眾取寵的偽科學裡頭。)



本身是 NLP 訓練師的 Stever Robbins ( 1996 )認為 NLP 在實驗上有四個大問題:



1.NLP 需要精確的技巧。要注意到微小的非語言線索。注意並回應語言上細微的差別。並且要適當且有效地介入。很難發現有實驗者是受過這樣的訓練,並且有足夠的客觀來做可信的研究。



2.NLP 的訓練並沒有品質管制。



3. 很難單獨地檢驗 NLP 的某一個小部分。



4. 用 DSM 診斷法來檢驗 NLP 技術並不公平。 NLP 是解構個案模式並設計介入的一種方法,但很多研究 NLP 介入的驗證,是以 DSM 診斷的分類來界定問題,而那並不是 NLP 的診斷。



另一位研究者 Robert(2000) 認為 NLP 發展了無法證實的模式, NLP 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可能是與這些模式或模式的來源無關。 NLP 所宣稱的想法與察覺似乎並沒有得到神經科學的支持。(他在文中提到:『這並不是說這些技術無效,他們可能會有效而且非常有效。但卻沒有方式可以確認是否所宣稱的源頭是可採信的。』)



(筆者按,或者這些對 NLP 實務工作者的人並不重要?因為 NLP 的人常宣稱自己是務實取向的,並且『有效比真實重要』。當然這樣的說法─或『態度』─並無法讓學界滿意。平實地說,在研究數據上顯示的, NLP 就模式驗證和效果評估上,確實難以獲得過半的支持。( Sharpley 就認為,根據過往以科學方法驗證的結果來看, NLP 是一門值得懷疑的學派。)



筆者以為,一方面 NLP 有著它的演化過程(從模仿的工具到企圖成為一門獨立的學門),以及創始發展者強烈的個人風格,使得傳統以來 NLP 並沒有沒有向學界溝通的積極意願(或誠意);而另一方面,不斷在技術上推陳出新,在理論上建構論辯,晚近的 NLP 呈現的已經是一個多元而繁複的面貌,而累積的研究,事實上相當多的篇幅仍側重於比較『原始』的 NLP ,像是基本模式的驗證(如偏好表象系統、眼球移動線索、述詞適配性、後設模式)、技術有效性驗證(心錨、次感元等)及應用上的效果評估(如恐慌症、過敏症、氣喘等)。



Garry(2001) 親自閱讀評點了坊間十五本 NLP 受歡迎的書籍,他發現他們所質疑的部分平均佔 18 %,也就是說除了這 18 %存在著方法上的改進空間外,尚有 82 %的 NLP 相關內容是這些研究未觸及的。顯示 NLP 在研究上還有著很大的努力空間。







實務操作上的質疑與筆者的回應



除了在實證研究上的評價不高之外,心理治療實務領域對 NLP 也常有些質疑。由於 NLP 彷彿有著很神奇的立即改變的效果,像是讓一個人的負向情緒消除,或是遏止了某項固著已久的不良行為。質疑者會思考著,它是否只處理表面癥狀,不探求原因?或者,這樣子直接改變掉一個人的經驗,是一種操縱?



菲律賓籍的 NLP 治療師 Imelda Virginia G. Villa 提到她自己二十餘年的心理治療訓練裡,在經歷過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、阿德勒生活型態分析及完形治療技術之後, NLP 已經成為她助人時主要的選擇。她提出了 NLP 的十餘項優點。



她選擇 NLP 的理由之一是,它能迅速地解除許多癥狀,而且才幾分鐘的時間,就有顯著而持久的效果。但她也表示, NLP 並不只強調癥狀,它也能查看到癥狀背後的正向功能,甚至還能發掘一些潛意識裡的源頭或起因。它可以從『意識狀態』認為重要的焦點,轉換到『潛意識』以為更是關切的主題。(她提到有位案主在進入 trance 之前,已先決定要處理哪一項行為,結果發現『潛意識』卻引導他們處理其他的事情──而事後證明那更重要更有助於案主的情況。)



另外 villar 書上提到一個輔導員,在她反省了自己的事件之後放棄了心理分析法:『就算我知道原因又怎麼樣呢?我知道我小的時候,有兩隻貓在我的腳間打架,所以我才有懼貓症。就算我明白了,我還是怕貓啊。』 Villar 說,這例子顯示單是知道並不足以根除害怕。 NLP 則除了能發掘根源更能提供重塑的模式。



筆者個人在學習及運用 NLP 的經驗裡,也經常有此發現。



有一位任職某單位的主管,想要處理他在主持會議時表達不順暢的困擾。原來他經常主持會議發表評論,但是發現自己有時後莫名地會說不出話來,或是會有吞嚥和結巴的情況。我請他構畫出讓他結巴的會議場合和他理想的發言形象(預計要做 swish 飆換模式),但是他無法順利地想像到自己發言很順暢自在的情況,在做次感元調整時一直有困難。後來當他在結巴和吞嚥動作時突然迸出一個畫面(記憶),那是他剛考上大學時,因為家裡發生重大事件,瀕臨破產,親族們來登門要錢,而母親又生病在床……。他說當時他年輕氣盛,對這人情淡薄的情況又氣又苦,又恨自己不能幫家裡還要花家裡錢讀書。當親戚長輩都在客廳裡大聲嚷著要拿回欠債時,那次他忍不住跳出來回嘴,但是卻被爸爸制止。只記得當所有人都離開時,他一個人在那裡雙拳繃緊身子發抖滿腹委屈。



這個記憶喚醒了他。後來每當有他不認同的人發言或是他得做些違心之論的恭維時,他都有那種話哽在喉嚨裡的感覺。(後來我以時間線倒溯的方式,讓他以一個大人成熟的眼光回去看那事件,對那經驗有新的對話及詮釋,而『重新烙印』了先前無意識習得的信念。)



至於『操弄』的部分,一個心理劇的導演不操弄嗎?更別提精擅於策略的 Milton Erickson 和 Jay Helly 了。先不論心理治療中的『價值中立 value-free 』與『何謂助人改變』的意涵,我想從另一個觀點來談。當一個個案帶著負向情緒前來求助─比方她有著悲傷─時。一個助人者會怎樣看待與決定呢?一個也許是『這個人想對她的這個經驗(悲傷)怎麼樣?』,另一個或許會看『這個經驗(悲傷)想對這個人怎麼樣?』



前者可能會聽從個案的要求去改變、中性化那個情緒;而後者則會請案主去接觸她那個悲傷的部分,進入更深的內在溝通(後者的技術很多,如『部分的整合』,或『核心轉化』等,都是把內在的部分視為一個個體內的智慧,而尋求其訊息與正向意圖,因而帶來轉化)。



所以更可以去思考的是,作為一個助人介入者,持有一個什麼樣的地圖?



(換句話說,操縱與否,端看助人者持有的『地圖』)這一點,我想我無法為 NLP 助人者說出一個標準答案來。



筆者覺得,與其說 NLP 是一套的技術工具,更不如說它是一種對人心智經驗及行為模式的認識及再詮釋的系統。而 NLP 助人者的任務是協助案主擴展與改觀其(原先有限制且帶來困擾的)心靈地圖。確實會有人以神奇改造的工具來看待 NLP (通常剛入門的學習者震懾於其效果時,多少會沈淪在這樣的認知裡),而案主和其內在經驗遂成為被操縱的對象。(當你手上拿著鐵鎚的時候,任何東西看起來都像是釘子。)



筆者在剛入門學習 NLP 時,就不斷地回到一個 NLP 介入的『概念』或『程序』─有效影響的框中框。想像有四個同心圓的環圈,而 NLP 的有效介入過程得由外而內。最外層是關係的建立(包括信任與意願改變的氣氛);第二層是收集資料與設定所欲的結果;第三層是生態的平衡(新的改變應涵蓋舊有行為的好處,且帶來整體的提昇,而非替代與失衡);第四層,也是最裡頭、最後的才是技巧。



一位很出色的 NLP 訓練師 Connirae Andreas 說她在諮商中,百分之多九十以上的時間在做關係建立、收集資料,並且在過程中與案主逐步形成與澄清他所欲求的結果,而最後才適切地導入一個擴展的經驗或改觀的技術。



villar 更說,她越來越信任潛意識──案主的潛意識會主導這改變的過程。







結語: NLP 的心



筆者在碩士班期間聽說了這門學科並看了幾本書籍,在畢業後擔任輔導教師時開始真正接觸與學習。原先確實對這個乍看之下很認知很操作程序的取向,存有著典範的衝突。



而當我越來越深入其內涵,也越來越認同 NLP 的幾位創始者所說的, NLP 的核心精神是,對人類『心智經驗的形成』,與『改變本質』無止盡的好奇與探求。



前加州梅度奇諾州立醫院精神科主任 Dr. Wilson van Dusen 說:『當佛洛伊德學說當道的時候,我就在觀察心理療法的過程了。後來的簡明心理治療只要六個月。現在我們有了 NLP 只要三十分鐘甚至五分鐘就可治癒。速度不是真正的議題。我們必定越來越接近人類的實際設計。 ( Speed is not the real issue. We must be closing in on the actual desigh of people.) 』



最後,我想以兩個簡潔的 NLP 的助人案例來做總結。



我一個輔導研究所博士班的好友,因為博士論文拖了好多年無法完成(其實是擱置在那裡,聽他說他是每天到處焦慮地混而一直沒有動筆)。這位專精於認知行為治療取向的朋友,也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課卻沒有改變。後來他去找新竹社會服務中心的王輔天神父。



聽他說王神父講的話不多,只做了三件事情。第一是讓他描繪現狀;再來讓他構想當你他文完成時的景象(澄清所欲,感官證據、建立結果框,引發他的高資源狀態);最後跟他說『現在你允許這中間的過程,讓你的潛意識帶著你自動進行……』



他說他當時像是在一個入神 trance 的狀態,而這兩幅影像中不斷地自動連結起一片片的畫面,最後整個貫串了,像是電影完成了每個分鏡。他並且感到某種身心的釋放與篤定感。回家之後整個人的行動力就起來,論文順利在期限內完成(並且『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就如我心中預期的一樣!』



這個簡單不到半小時的過程,其中涉及了 NLP 的一些相當基本的概念:如結果設定、感官證據、未來模擬、時間架構、次感元的重整等。當原先狹隘膠著的地圖擴展了,改變就自然地發生了。( Gregory Bateson 曾評論 NLP 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概念是建立在人工頭腦學 cybernetics 中生態平衡 homeostasis 和自我校正 self-correction 的概念上。)



套句王神父常說的:「不是 NLP 做了什麼技術,是你『自己』做得很好」。



另外在一個工作坊中的示範教學中,一個常覺得自己懶散不積極的個案,花了很多時間描述他的問題,他的困擾和他的掙扎。而那位精通 NLP 和催眠的治療師,請他進入一個自己很懶散並且自責的情境,問他去感受身體的感覺、形容那個感覺到的部位、形狀、質感……請他用手接觸那部位,內心跟它溝通,問『你想為我做什麼?你是要告訴我什麼?』一段靜默之後,我們看到了淚水和笑容──轉化產生了,裡頭自然的有了答案 。



我深刻地記得後來那位治療師的評論:「生命很好,這個世界並沒有所謂的懶散。『懶散』只是這個人感受到了他的不一致,而去形容它的一個說法。」



英國的 NLP 訓練師 Josehp O'Connor 和 Ian McDermott 認為 NLP 有四個支柱:除了結果 (outcome setting) 、敏銳 (sensory acuity) 、彈性 (behavioral flexibility) 之外,第一個,也是最基礎的,是親和感 (rapport) 。而與自己的親和感就是身心一致。我個人很欣賞這兩位提到的,「我們對自己內在的親和感(身心一致)的品質程度,也常常是我們與他人關係程度的一面鏡子。」而我想,這才是一個能為人帶來改變的人,身上所擁有的特質,也是他能給予別人的禮物。我想,這才是有心的 NLP 。



我有幸能在新竹社會服務中心的王輔天神父、趙淑華老師身上,看到有『心』的 NLP 。在台灣推動 NLP 於輔導及個人成長的領域,他們貢獻卓越,也是引領我進入 NLP 世界的恩師。





(另感謝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畢業的,我的學弟莊岳霖。這篇文字有關 NLP 的發展於研究引述,大都參考、摘自他的碩士論文『教師參加神經語言程式學溝通訓練方案之成效與歷程的研究』。)



撰文:凌楨 www.jimling.idv.tw



參考書目:略



原文轉載自http://hypnosis-and-nlp.com/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wallow7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